公共环境室内裝修設計相对于现在家居装修而言,它是指对公共环境和建筑内部进行的装饰裝修設計。在公共环境室内裝修設計的繁荣背后,我们也已感到和发现,在众多的公共环境室内裝修設計中还存在不少的缺陷和遗憾,这是公共环境装饰设中所谓的共性原则。公共环境室内裝修設計给人的感受已是千人一面了,一个公共环境到另一个,一切都那么熟悉。出现这种现象正是当今公共环境设计中出现的直接套用的结果,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继续漫延下去,阻碍我国公共环境室内裝修設計行业的健康发展,现就其原因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商業經濟制約
作爲上層建築的藝術創造,必然要受到經濟發展的制約,在設計的很多領域裏,我們的設計在理念和意識上都達到了較先進的水平,但是,更多的裝修公司設計還被企業經濟條件所制約和限定,久而久之,設計者站在自身的生存角度去實現設計與現實經濟的輕重,發現套用他人的設計或是大家公認已有的或熟悉的東西,才是最保險和可能被接受的,設計領域的“個性化”設計也正被抛棄和的落。
招投標切莫逼良爲娼
我国在建筑与装饰设计工程中,实行招投标体制以来,确实为规范建筑和装饰待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公共环境装饰工程设计中众多具有鲜明的设计“个性”方案的出现,造就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设计作品。但是,而那些所谓几级资质的装修公司在设计上靠东拼西凑“抄袭”了事。全靠打探标底,串标围标,大走行贿之道而连连中标。这种怪异的现象存在,严重地制约了招投标制度朝着健康有力的方向发展,也更不可能在这种现象下产生优秀的具有“个性化”的特点的公共环境室内裝修設計。
設計者自身缺乏個性化
衆多的建築和藝術院校系科都開設了建築和室內設計相關專業,培養和造就了很多的設計人才,但還不能滿足迅速發展的裝飾行業的需求。所以,一些院校擴大此類專業的招生量和很多社會各種訓練班,由于學員來源和自身的文化素養普遍偏低,帶來了在設計教育的過程中差異很大,不是從設計的思維創造和設計的本質內涵去啓發教育,多依賴于電腦軟件的培訓和機械的應用。對整個建築裝飾設計的發源和流派、風格、空間與功能、審美心理和設計造型等掌握貧乏,基礎掌握不牢。一旦進入設計行業,是否可能在公共裝飾設計中設計出優秀具有“個性化”的作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