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價“低開高走”
例如有的裝修報價單裏面列舉了“鏟牆”這一項,後面的報價爲“0”。但是等到業主裝修進行到鏟牆這一步的時候,裝修公司才要求加錢。更有裝修公司的報價清單列舉的是價格低廉的材料,施工時工人卻以此款材料效果不佳爲由,要求業主加錢更換所謂的好材料。多個裝修項目下來,實際費用總是要比報價高幾倍,這些都是在裝修當中經常會遇到的。
施工合同模棱兩可
很多業主都是栽在了裝修公司的裝修合同陷阱裏,常見的合同陷阱有工藝約定模糊,材料約定品牌不約定等級、型號。將建委的“設計資質”與“施工資質”混爲一談,或者利用其他裝修公司的資質證書來蒙騙業主。部分挂靠、承包企業故意漏寫“委托代理人”一欄,也不填寫法人委托的代理人姓名及聯系電話,以便出現問題後推卸責任。
裝修材料被調包
据了解,像涂料 、大芯板等最容易被调包,合同中标明使用质量好、大品牌的乳胶漆,施工人员会将一些便宜的杂牌漆装进旧的名牌漆罐中,也有施工人员在进场后,将业主选用的产品利用用假冒伪劣产品替换。个别施工队在采购材料时做手脚,有些以低劣的商品冒充名牌产品,以低价次品充当正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