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态危机、能源危机,建筑及室内设计师的责任重大,这就需要广大的设计师从完善自身做起,改变观念培养勇于承担的责任意识,专业人士的研究方向应该敬业并务实,中国需要大批有责任的、务实的绿色研究者。呼唤更多的普遍适用、公益性的研究成果为子孙千秋为百姓造福,同时政策层面对于设计师队伍规范化、设计师生存条件的改善政策也必须跟进。要想战胜生态危机就必须关心这一人群的生存状态,各项所谓的福利政策应该关注为国家建设做出重大贡献而多半处于自由职业状态的的设计师人群!目前,国内灯具、建筑等设计师所面临的状态和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方面:
1.學院派設計師避世不出理論脫離實踐
正當許多一線設計師在建設浪潮中苦心機率、黔驢技窮的同時。很多優秀的學院派設計師,他們不但衣食無憂,而且擁有較爲先進的研究設備以及舒適工作環境。他們掌握者最先進、最理想化的設計理念、設計思想,擁有不斷提高的藝術造詣。但事實上,優良的環境卻促使他們普遍同實踐脫節,不能最大限度的服務當前的建設浪潮!高超的設計思想理念、理論及理論成果離開了實踐就變得無力,建築領域設計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科目。優越而理想化的研究狀態使他們不願參與紛繁複雜、爾虞我詐的一線競爭,這將會導致他們缺失了實現自己創意的技能和手段,先進的思想也多數難以附注實踐。
2.設計師隊伍膨脹素質降低
爲了滿足國內建設大發展的情形、再加上高校改革,國內許多大專院校無論有無師資都會開設市場較爲熱門專業,並且盲目的擴大招生。建築領域亦不例外,各類社會力量辦學、專業技術中專、甚至電腦培訓班也加入了“制造設計師的行列”,試想短短的一年半載培養出來的設計師對于建築、對于藝術、對于文化能夠理解多少呢?這其中也不乏素質較低、缺乏應有職業道德和學術素養與探索精神的基層設計師,在市場競爭中他們降低了設計師應有的價值,這種情況在裝修領域尤爲嚴重,爲了提取所謂商業提成而大力向甲方推銷所謂新型材料的設計人員比比皆是,爲了利益而推銷新材料的幹勁巨大成果也可謂“斐然”!他們應該對于目前建築及裝飾項目低級趣味以及高檔材料堆積而造成的資源浪費承擔一定的責任!惡性競爭的後果更促成很多優秀的設計師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而降低了創造的積極性、社會某些輿論竟然將設計師同妓女進行類比!于是很多人才躲入院校、自己的研究室不願面對社會,致使很多具有實際價值的設計思想不能在實踐中得到驗證與發展,這其中也包括了很多生態領域的研究成果!
3.高端設計的不屑
高端設計領域的設計師、資深大師和行業領軍人物高高在上,苟安于自己的地位和以往成果,對于即將到來的變革並未完全盡到自己的責任!這一點可以反映在:中國近幾年引入了大量高端的建築領域的設計,這些設計在享受國家財政的巨大支持的同時並未起到合理誘導國內建築節能改革的作用,相反卻引發了新一輪各地奢華建築建設的浪潮,這對于中國當前的生態形式起到了不良的影響作用。作爲行業的高端,大師們有更多的機會對世界各地進行考察,他們具有高深的文化與學術造詣而且多半經濟非常寬裕。
4.中國建築類設計專業分散、項目設計不連貫造成的統籌困難
在發達國家一名優秀的建築設計師,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室內設計師,一名優秀的室內設計師同時也是一名家具及飾物設計師,而一名家具設計師很可能就是一名能工巧匠!而中國專業領域的人才培養卻是分離的,院校的專業設置是將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非別立科,甚至家具設計被歸到了工業設計中!這種人才培養結構造成了國內建築設計領域設計不連貫的弊端。建築設計師完成土建結構設計後就將建築毛胚甩手給了室內設計師,而室內家具體系多半只能選購市場成品。這種設計接力棒體系不利于內外一體化設計的優秀建築室內作品的問世,這就是中國始終不能在標志性建築設計中奪標的一個原因。
5.設計師被動媚俗的尴尬境地
經濟的騰飛,短期內在社會生産的各個領域造就出成千上萬的所謂“先富起來的人”,這些新興的富人並不乏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但是在這一人群中,他們所擁有的財富並不都同他們頭腦中的知識、內在的品味成正比。然而,正這一人群卻越來越成爲了新興市場投資與建設的中堅力量、設計師需要服務的對象!十年艱苦、一朝登天,他們擁有極強的支配意識,往往在工程方案設計中要求設計師遵從自己的意願!而設計師卻在這輪行情中迷失了自己,至少我認爲是大多數設計師爲了基本的生存、再加上超負荷的工作以及外界的幹預,媚俗成了對付這類設計的普遍做法!但可悲的是這個過程中設計師喪失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思想,更重要的還有自己學術素養、自己的心態,陷入了某種意義上的沈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