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走廊及客房門
客人使用客房是從客房大門處開始的,一定要牢記這一點,公共走廊宜在照明上重點關照客房門(目的性照明)。門框及門邊牆的陽角是容易損壞的部位,設計上需考慮保護,鋼制門框應該是個好辦法,不變形,耐撞擊,另外,房門的設計應著重表現,與房內的木制家具或色彩等設計語言互通有關,門扇的寬度以880-900mm爲宜,如果無法達到,那麽在設計家具時一定要把握尺度。
二、戶內門廊區
常规的客房建筑设计会形成入口处的一个1.0-1.2米宽的小走廊,房门后一侧是入墙式衣柜。专家建议:如果有条件,尽可能将衣柜安排在就寝区的一侧,客人会感到极方便,也解决了门内狭长的空间容纳过多的功能,造成使用不便。当然,入口处衣柜也可以做,特别是在空间小的客房。一些投资小的经济型客房甚至可以连衣柜门都省去不装。只留出一个使用“空腔”即可,行李可直接放入。高档的商务型客房,还可以在此区域增加理容、整装台。台面进深30cm即可。客人还可以放置一些零碎用品,是个很周到、体贴的功能设计。
三、工作區
以书写台为中心。家具设计成为这个区域的灵魂。强大而完善的商务功能于此处体现出来。宽带、传真、电话以及各种插口要一一安排整齐,杂乱的电线也要收纳干净。书写台位置的安排也应仔细考虑,良好的采光与视线是很重要的。不一定要象过去的客房那样面壁而坐了。
四、就寢區
这是整个客房中面积最大的功能区域。床头屏板与床头柜成为设计的核心问题。为了适应不同客人的使用需要,也方便酒店销售,建议两床之间不设床头柜或设简易的台面装置,需要时可折叠收起。至于集中控制面板就不要再提了,这是客房中最该淘汰的设备。床头柜可设立在床两侧,因为它功能很单纯,方便使用最重要,一定不要太复杂。床头背屏与墙是房间中相对完整的面积,可以着重刻画。但要注意床水平面以上70cm左右的区域,(客人的头部位置)易脏,需考虑防污性的材料,可调光的座灯或台灯(壁灯为好),对就寝区的光环境塑造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五、衛生間
卫生间空间独立,风、水、电系统交错复杂。设备多,面积小,处处应遵循人体工学原理,做人性化设计。在这方面,干湿区分离,座厕区分离是国际趋势,避免了功能交叉、互扰。
1.面盆區:台面與妝鏡是衛生間造型設計的重點,要注意面盆上方配的石英燈照明和鏡面兩側或單側的壁燈照明,二者最好都不缺。
2.座便區:首先要求通風,照明良好,一個常忽略的問題是電話和廁紙架的位置,經常被安裝在座便器背牆上,使用不便。另外,煙灰缸與小書架的設計也會顯示出酒店的細心周到。
3.洗浴區:浴缸是否保留常常成爲業主的“雞肋”問題,大多數客人不願意使用浴缸,浴缸本身也帶來荷載增大,投入增大,住房時間延長等諸多不利因素,除非是酒店的級別與客房的檔次要求配備浴缸,否則完全可以用精致的淋浴間代替,節省空間,減少投入。另外,無論是否使用浴缸,在選擇帶花灑淋浴區的牆面材料時,要避免不易清潔的材料,象磨砂或亞光質地都要慎用。
4.其他設備:衛生間高濕高溫,良好的排風設備是很重要的。可選用排風面罩與機身分離安裝的方式(面板在吊頂上,機身在牆體上),可大大減少運行噪音,也延長了使用壽命,安裝幹發器的牆面易在使用時發生共振,也需注意!關于控制客房裏的電路控制,一般就是指燈光的回路與開關的控制。很顯然,老式的集中控制面板使用很不方便,不宜再繼續使用。“家庭化”的要求將客房的控制方式,又回到了家居模式---在相應的照明燈具附近有相應的開關面板控制,簡明清楚,符合客人的使用習慣。